=快速登入=
**FB快速登入限2024/04/03前以FB注册之会员使用,2024/04/03起注册新会员请透过E-mail注册。
立案核准文号:台内社第8739458号 「1919」是「要救要救」的谐音,「1919 社服与救助网络」即是透过教会在各地建立「1919 服务中心」进行社区重大灾难救助、一般急难救助与家庭成长服务。
1919食物银行,陪你欢也陪你忧
巴耀阿公的喜乐与哀愁
73岁的巴耀(化名),住在基隆暖暖,是阿美族人。巴耀与前妻在儿子阿绍(化名)还很小时,两人就离婚了。阿绍由巴耀独力抚养长大,退伍后就在家开刺青工作室,后来结婚,与太太生了5个孩子。「媳妇跟着阿绍吸毒,不做饭,也不照顾孩子。」巴耀生气地说。
家里衣服堆积如山,吃完的碗盘也不洗。孩子们平常就挤在电视前的茶几吃饭,桌上还不时有「小强」出来蹭饭,而媳妇完全视若无睹。当时巴耀在外当警卫,回家后还得下厨,张罗一家8口的晚餐。
巴耀一个月薪水2万多元,一年级的孙女与阿姨住,4个孙子每月有7600元的儿少补助,一家8口就靠这3万多元勉强维生。「做刺青不稳定,而他们两人花的比赚的多,还常伸手跟我要钱。」巴耀说。
5年前,暖暖传爱社区1919服务中心的志工为他们申请了1919食物包。孙子们最爱的,就是阿公煮的海鲜麵。把麵煮熟,再倒入鱼罐头,就是一碗香喷喷的麵。食物包里的洗髮精与沐浴乳,也很受青睐。「每次我洗完,孙子都会说喜欢香阿公。」
去年,阿绍因毒品与持有枪械,入狱服刑5年,太太也与他离婚。为照顾孙子,巴耀辞去工作。平常就在社区帮人清洗垃圾桶,多少赚点饭钱。「我只盼孙子能平安长大,就心满意足了。」巴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