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登入=
**FB快速登入限2024/04/03前以FB註冊之會員使用,2024/04/03起註冊新會員請透過E-mail註冊。
立案核準文號:台(76)社字第五六三一八號函 心路以智能障礙、自閉症、唐氏症、腦性麻痺或其他伴隨有智能障礙之多重障礙者為服務對象。 以讓「智能及發展障礙者擁有美好的希望、尊嚴的生活與豐富的生命」做為...
「台北老師」遇到「偏鄉小孩」
一大清早,天還未亮,心路早療團隊的老師們從台北市萬芳社區的辦公室出發,坐著巡迴服務車,拎著一卡皮箱、一個揹袋,裝著滿箱的法寶 – 琳瑯滿目的教材、教具,風塵僕僕的來到新北市雙溪、貢寮的「據點」。
「台北來的老師」…
現在已是心路早療團隊組長的昭萍回想起3年前投入「偏鄉早療」的工作…
「一開始對當地的環境沒有太多想像,只覺得難道翻過一座山就會是兩個世界?沒想到,想讓當地的孩子『走出來』竟是那麼困難…」
偏鄉的普遍現象…
因為工作機會不多,年輕父母為了養家,不得不到外地工作,隔代教養、外籍配偶的情形非常多,經濟條件不佳、文化刺激又不足的情況普遍,造就了比例偏高的孩子出現發展落後的問題。
加上孩子即便發展落後,「大雞慢啼」是阿公阿嬤普遍的觀念,家長、長輩也不願意給孩子貼標籤,更加深了篩檢、評估的困難。
以雙溪、貢寮區來說,全區沒有任何一家可提供療育評估的醫院、更沒有醫療院所提供早期療育的物理、職能、口語等復健服務。有療育需求的幼兒,需要由阿公阿嬤舟車勞頓的帶著來到大台北的醫院接受治療,意願相對薄弱,更增加了『走出來』的困難。
偏鄉孩子真的不行?
蓁蓁 (化名) 是我們在偏鄉服務時發現的案例,第一次見到蓁蓁時,她一歲半,像隻無尾熊緊緊巴在媽媽身上,不爬、不走,不說話,也不與人眼神接觸。媽媽雖然隱約覺得不安想自己在家裡教她,她卻常因不想學習而放聲大哭,半小時不間斷,在鄉下地方,街頭巷尾一聽到孩子哭,就不時投來「關愛」眼神…媽媽孤立無援,也只好順著蓁蓁。當心路早療團隊開始到新北市偏鄉提供據點服務,媽媽得知後,主動接觸。蓁蓁接受心路一對一的親子課程輔導,在地有了心路資源提供支持,媽媽不用每週離家復診,在心路老師的帶領下,蓁蓁的學習意願也已大幅提升,願意爬,也學會走路,與人互動會聽指令、也能說簡單的句子了。
「偏鄉的孩子沒有不行」是我們的信念!
像蓁蓁這樣的孩子在偏鄉的早療服務中是很常見的,在心路早療團隊的療育下,孩子的進步是讓人可以期待的。這也是9年來,我們不斷把早療服務送進偏鄉,拉拔著孩子的成長與發展,雖然路途遙遠、舟車勞頓,但看到孩子的進步,我們的辛苦就值得!
老師你們還會再回來嗎?
家長常常問我們說:心路在哪裡? ~ 在台北
「台北到這裡很遠耶!你們還會再來嗎?」
長期面對外界資源來了又走,難以仰賴,造成偏鄉對外界資源的不信任…
偏鄉服務的困難點,「距離」對外來團隊確實是一大考驗,時間、人力的成本投入都是都會區的許多倍,在資源有限的考量下,要在偏鄉長期耕耘確實不易。但現實的狀況是,短期或片斷的資源投入,雖然能帶給偏鄉短暫的刺激,卻很難為偏鄉帶來長遠的改變。
既然來了,就要堅持下去
面對多重的挑戰,心路選擇穩紮穩打的策略,從初期的資源盤查、尋找合作對象;到幼兒發展篩檢,找出疑似發展落後個案;再進入評估課程,針對明顯發展困難的孩子提供一週一次或兩週一次的到所或定點療育服務,幼兒可以就近在自己的學校或交通方便的衛生所上課。並與幼托園所老師合作,充份溝通孩子的狀況,讓老師在平日教學中也能將療育技巧帶進日常的生活與教學中。
2019早療行動列車持續開動
2018年,心路早期療育團隊透過辦理活動、講座接觸了共7,591人次,並每周透過行動療育提供2,376名孩子及家庭專業的療育支持;2019年,早療的行動列車持續開進偏鄉,但面對年度龐大的專業人力、交通費用、教材費用、活動費用等經費壓力,目前尚有150萬的經費缺口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
心路邀請您一同呵護偏鄉寶貝,讓早療服務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