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登入=
**FB快速登入限2024/04/03前以FB注册之会员使用,2024/04/03起注册新会员请透过E-mail注册。
摇摆的奋斗 没有住在南极的企鹅
小脑萎缩症是罕见疾病的一种,属家族显性遗传,遗传可能性高达50%,患者特徵是神经渐进性退化,发病初期走路摇摇晃晃,为保持平衡,两腿微张,走路状似企鹅,所以我们又叫「企鹅家族」。为使社会大眾能容易记住,故协会订未来每年7月2日为「企鹅日」,以强化数字「72」与我们「企鹅」的连结,并期待此数字能成为国际通用的代号。
107年7月1日(星期日)下午1点至3点,在西门町「西本愿寺」举办「2018小脑萎缩症企鹅72日疾病宣导园游会」,本次也是第一次办理,中华民国乐生会在收到此活动消息后,立刻联络协会,表示愿意支持此活动,一同推动这样有意义的疾病宣导活动。活动内容设计闯关活动、DIY手作课程、现场有奖徵答和精彩的表演节目,透过游戏与宣导结合及运用潜移默化模式让大眾认识什么是「小脑萎缩症」。欢迎全家携手参与并请多准备107年5-7月发票前来喔。
一人化三家庭的多重角色
在朱穗萍(朱大姐)年轻时,父亲在壮年时因病离世,临终时所牵挂着的是七个年幼的儿女(当年小弟才三岁),始终不愿闭眼,身为家中长女的朱大姐,为让临终父亲安心离开,在父亲的床前,承诺会负起照顾母亲扶养弟妹的责任。未料却因为来自母亲的家族遗传疾病,让他们的人生都被禁锢毁在「小脑萎缩症」里。
母亲中年发病,六个弟妹也在数十年中陆续发病,朱大姐是唯一幸免者,也是唯一的照顾者。一家多残照顾的重责,让她在数十年中,不断的在艰辛中轮迴,看着一个个在壮年期倒下的弟弟妹妹,照顾重担不断重复的出现,长期身陷无助中,悲惨的日子何时是尽头?在当时看到一篇报导,疾病可以透过產前筛检,来终止悲剧的延伸,让她开始转念,并开始探究疾病相关的人、事、物。后来透过臺北荣民总医院神经内科宋秉文医生的协助,认识了同样疾病的病友及家属,有着相同的理念,互相扶持取暖,推动「让生命的传承不再是悲剧的延伸」共同组织了企鹅家族联谊会,并担任起创会的理事长「社团法人中华小脑萎缩症病友协会」也在大家的努力下,自民国90年成立至今已有18年,服务全台湾近600户的小脑萎缩症家庭。小弟朱克勤(已逝)虽身为病友,确也一同致力于宣导小脑萎缩症,并相继出版「嘿嘿嘿…我的法拉利!」与「飞吧!企鹅」二本着作。
至今弟妹有五人已相继离世,当年对父亲的承诺,也对自己的期许,终究告一段落了,疾病治疗、人性安养照顾尚未达成,这一直是协会努力的目标,她说:「十八年来感谢共同为人性安养照顾而努力,社会各界慷慨解囊,希望大家能持续扶助我们。」
什么是小脑萎缩症?
顾名思义,共同的症状是因小脑萎缩、小脑功能不良所引起的缓慢渐进性的「共济失调」-身体运动协调功能不良,包括口齿不清、吞咽困难、写字字体不清晰、手部细致运动不良以及步履不稳,或因脊髓功能不良所导致的步态不稳。除了以上的现象之外,有的人还会有因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病变
引起的其他症状,例如复视、巴金森氏症、癫痫症、肌肉萎缩、四肢感觉异常或肌跃症等。不同的基因患者又可有些独特的症状,出生时无症状,多数属家族显性遗传,遗传机率高达50%以上,当身体基因出现神经渐进性退化时,发病初期走路摇摇晃晃,另一散发型患者,无基因变异,但发病后所有症状与遗传型类似,初期走路不稳、讲话不清楚、手眼不协调、容易呛到,中期需靠助行器或轮椅代步、吞咽困难,后期长期卧床、装鼻胃管尿管、失去语言、吞咽能力,需人24小时照顾。